MetaU

一家大型加密貨幣交易所放棄以太坊:世界計算機是否落後?

基於 Cosmos 的 Osmosis 交易所的聯合創始人 Sunny Aggarwal 向 CoinDesk 解釋說:“現在幾乎每個匯總平台都是單一運營商——無論是 Arbitrum、Optimism 還是 StarkWare。”換句話說,一個公司或計算機,而不是節點運營商的分佈式網絡,負責捆綁最終通過的交易

上週,加密貨幣衍生品交易所 dYdX 宣布將離開以太坊生態系統,並在 Cosmos 生態系統中推出自己的區塊鏈。根據 dYdX 的創始人的說法,一條新的鏈將允許平台為其用戶提供最佳體驗——使平台能夠更輕鬆地定制費用結構和交易速度等內容。

新鏈將取代 dYdX 當前構建的平台 StarkWare,一個以太坊擴容解決方案平台,使用 ZK-rollup 技術 允許快速和廉價的交易。

即使像 StarkWare 這樣的第 2 層網絡正在快速擴展以太坊的功能,核心以太坊協議的更新仍然滯後,來自其他智能合約生態系統的競爭日益激烈。

DYdX 離開以太坊的決定被一些人認為是原始智能合約網絡的發展速度不夠快,無法滿足成熟的加密生態系統需求的證據。

DYdX 的路徑——看到平台超越以太坊的第 1 層區塊鏈,轉移到 StarkWare,然後完全離開以太坊——提供了對加密未來兩個相互競爭的願景的洞察:應用程序鏈與全球計算機。這也是對以太坊第 2 層弱點的一個案例研究,這通常被視為一個以難以擴展而著稱的網絡的可取之處。

去中心化訂單簿

去中心化金融的優勢(去中心化金融) 是它使用戶能夠在沒有任何中介的情況下進行交易。在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情況下(敏捷),這意味著用戶可以在沒有銀行規定價格和收取費用的情況下買賣資產。 DYdX 可能與 Uniswap 等 DeFi 巨頭沒有相同的知名度,但它已悄然成長為 DeFi 中的一支主要力量,部分原因在於它能夠促進大宗交易而不會出現滑點。

滑點是自動做市商的一個怪癖(AMM) – 在幕後為 Uniswap 和 Sushi 等去中心化交易所提供動力的首選技術。

AMM 是早期的 DeFi 創新之一,使用戶能夠在沒有中間人的情況下兌換貨幣。使用 AMM,買家和賣家不會決定代幣價格。如果用戶想在基於 AMM 的交易所上將一個代幣換成另一個,他們將被鏈接到一個 流動資金池 包含兩種貨幣的混合。例如,為了將 USDC 換成 ETH,用戶將一些 ETH 放入 USDC/ETH 池中,並從池中獲得等量的 USDC 作為交換。

一個簡單的數學公式根據池中每種類型的代幣數量確定匯率。

當掉期大到足以使池中的貨幣比例失控時,就會發生滑點——扭曲匯率。雖然 AMM 通常對散戶交易者有用,但滑點可能會使它們對某些機構規模的掉期無用。

DYdX 通過使用更傳統的訂單簿模型來促進交換,直接連接代幣和合約的買賣雙方,從而避免了所有這些問題。這種方法消除了滑點,這意味著 dYdX 已被證明更適合機構規模的交易。

不利的一面是,與更簡單的 AMM 類型系統相比,維護訂單簿(買賣訂單列表)和直接匹配對手可能需要更多的計算(因此費用更高)。

我們不會在這裡涉入訂單簿與 AMM 的爭論——訂單簿也有其缺點。

最重要的一點是,像 dYdX 這樣的訂單簿 DEX 特別不適於低速和高速 汽油費 像以太坊這樣的網絡。這些敏感性最初驅使 dYdX 從以太坊的第 1 層主網轉移到以太坊的第 2 層 StarkWare。

超過第 2 層

像 StarkWare 這樣的以太坊第 2 層本應為 dYdX 等平台提供救援。

通常,第 2 層通過在單獨的區塊鏈上處理交易來擴展以太坊等區塊鏈的容量。這些獨立的鏈執行交易,將它們捆綁起來,然後將它們傳遞回第 1 層鏈,在那裡它們被正式記錄到分類帳中。

DYdX 解釋了為什麼它最初在 2020 年轉移到該平台 博文:“以太坊每秒可以處理大約 15 筆交易 (TPS),這不足以支持 DeFi、NFT 等的高速增長。雖然以太坊 2.0 理論上將網絡速度提升到 100,000 TPS,但基礎層擴展仍然需要一段時間。與此同時,Layer 2 擴展解決方案——以 Rollups 的形式——通過卸載執行來釋放以太坊的基礎層,從而在不增加網絡負載的情況下降低 gas 成本並增加吞吐量。 StarkWare 的 dYdX 集成將 STARK 數據完整性證明與鏈上數據可用性相結合,以確保完全非託管協議”

當他們將交易交還給第 1 層鏈時,第 2 層傾向於使用花哨的數學和其他策略來證明交易是“真實的”——這意味著它們沒有被偽造或篡改。 DYdX 選擇的第 2 層解決方案 – StarkWare – 利用一種稱為 STARK 證明的技術來顯著降低費用並提高速度。

但是第 2 層解決方案也有其弱點。

第 2 層經常提到的缺點之一是它們依賴於單個節點操作員(或定序器)來協調傳遞到第 1 層網絡的任何活動。

基於 Cosmos 的 Osmosis 交易所的聯合創始人 Sunny Aggarwal 向 CoinDesk 解釋說:“現在幾乎每個匯總平台都是單一運營商——無論是 Arbitrum、Optimism 還是 StarkWare。”換句話說,一個公司或計算機,而不是節點運營商的分佈式網絡,負責捆綁最終從第 2 層鏈傳遞到主網的交易。

根據 Aggarwal 的說法,“匯總系統為您提供安全性——例如,您可以相信代碼的執行是正確的——但它們不會給您帶來活力、審查和搶先阻力。”

Aggarwal 的主要論點是第 2 層——雖然它們相對於 Etheruem 的主網具有不可否認的速度和成本優勢——但由於依賴於定序器,它們往往會遭受單點故障。

例如,如果 StarkWare 決定在將某些交易傳遞到以太坊主網之前對其進行審查, 他們可以這樣做.第 2 層排序器也可以離線,並且(如果它們是惡意的)前端交易——預覽買/賣活動,為自己擠出更好的交易。

雖然這些理論上的擔憂對每個人來說似乎都不是特別有先見之明,但 Aggarwal 指出,對於 Osmosis,“我們的論點始終是,最終,應用程序將變得足夠大,以至於他們想要繼續進入自己的鏈。”

安全與主權

dYdX 的舉動凸顯了 Cosmos 和 Ethereum 之間的區別,這兩個生態系統對加密的未來提出了不同的願景。

以太坊將自己定位為一種全球計算機。任何人都可以構建在這台計算機上運行的程序,整個系統的安全性延伸到這些應用程序中的每一個。

Cosmos 對未來的願景是所謂的應用鏈之一:專為特定用例構建的區塊鏈。 Cosmos 不是構建許多應用程序的特定區塊鏈,而是一系列不同的區塊鏈,可以輕鬆地來回通信和交換資產。

像 Cosmos 這樣的系統的主要優勢是可定制性。通過啟動您自己的 Cosmos 鏈,您可以設置特定於給定用例的參數。

dYdX 計劃利用這種可定制性的一種方式是使平台費用隨交易規模成比例,這更像是中心化交易所的運作方式。今天,gas 費用基於網絡流量和計算複雜性——它們不會根據風險大小而增加或減少。 DYdX 還計劃在其新系統中定制區塊的發行方式。 dYdX 表示,通過轉移到新的鏈上,其核心技術將得到更好的優化,以隨著其發展而處理其訂單簿交換模型。

Cosmos 提出的應用鏈模型的主要缺點往往是安全性。在以太坊上,成千上萬的計算機競相向鏈中添加塊並驗證交易。這種高度分散的安全模型是以太坊的核心賣點之一。

另一方面,大多數 Cosmos 鏈都有數十個(而不是數千個)節點來保證事情的安全。 Cosmos 鏈往往擁有充滿活力的治理社區,但 問題有時不時地繞過負責鏈升級和安全的 Cosmos 驗證者。

通過遷移到 Cosmos,dYdX 正在製定自己的道路,在這個世界中,主權——而不是圍繞安全的絕對主義保證——被視為高於一切。

基於 Cosmos 的 Sei Network 的創始人 Dan Edlebeck 告訴 CoinDesk,在 Cosmos 上,“你可以保證你可以更好地控制你的鏈本身。”

雖然集中式安全槓桿聽起來像是對去中心化極端主義者的褻瀆,但 Edlebeck 將其描述為一個特性而不是一個錯誤。正如他解釋的那樣,“你可以在驗證者級別進行定制——無論是他們的地理位置,還是他們需要能夠運行你的驗證者的技術規範——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定制你的鏈。”根據 Edlebeck 的說法,這些安全定制允許鏈更高效地運行,而不會犧牲整體的去中心化安全性。

還存在對加密(和加密安全)未來的其他願景:Polkadot 具有獨特的多鏈“中心輻射”模型,用於在不同區塊鏈之間共享安全性。 Solana 採用更集中的安全方法,但它聲稱為應用程序開發人員和用戶提供更簡化的體驗。

雖然每個願景都有其最大化主義者——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它們似乎很可能需要共存。但隨著加密貨幣不確定的未來繼續形成,我們應該期待看到更多項目離開(並加入)以太坊。

來源

zh_HKChinese (Hong Kong)